六月时有一个公司员工间的互动游戏,我们得在每个人的背后写些你对他/她的印象。我得到的大部分都是“酷酷”, “值得信赖”,“友善,开朗”等等。其实我的内心有一点点期望有人会给我像类似“聪明”,“机智”的评价。有人说上帝是很公平的,我或许有了中上的样貌,美好的家庭,健康的体魄等等,但是智慧永远没有和我搭上半边关系。有时我觉得我很蠢,有时思维不够别人快,为了弥补我习惯去阅读,有趣的是当你越是了解一个东西越多,你就觉得你懂得越来越少。

 

The more I learnthe more I realize how much I don't know.

       Albert Einstein 

 

很喜欢这个名言,换句话来说,你觉得你懂一些东西,也许你仍然知道不多。

 

我朋友不多,公司里的同事和我比较熟的也不多,由于我目前工作的性质,没有和太多外人打交道。从这些人中我知道谁是思维顽固,狭隘的价值观,又或者喜欢在对话中说多一点关于自己的东西。

 

我不是说我什么都对,搬出谦虚来刻意凸显别人的自大。想要表达的是,我喜欢知性的沟通,开放的思维聊天,同时互相交换想法时又可以去接受别人不一样的意见。

 

其实很多人长大了都忽视了自己的缺点,因为长期和自己合得来的朋友家人相处,就没有了能够接受别人的建议/批评那种宽容与耐心。无所谓,合不来就来个君子之交淡如水。

 

有一个朋友,我们俩认识了很多年,她对她目前的生活充满了烦躁,不知道自己要什么,想要给自己增值,却嫌弃这个贵那个太费时。大部分的对话都是环绕在梦想和现状的不满。我曾说,自己要珍惜每一次的相聚,能帮的就尽量帮,毕竟我们大家出来玩,目的就是要开心和放松。直到有一次我忍无可忍,当面直接说出了一些想法,那些她需要改的地方和一些不该有的态度。

 

我和她说,引用蔡永康说的:“

15岁觉得游泳难,放弃游泳,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,你只好说“我不会耶”。18岁觉得英文难,放弃英文,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,你只好说“我不会耶”。人生前期越嫌麻烦,越懒得学,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,错过新风景。 

 

 同时也想分享些我对社交的心得,我列出几个,

  1. 尝试把自己倾向于聆听者,比起述说者,你在花时间说出你已经知道的东西,聆听有时反而可以让你学到新东西。
  2. 不要去否认或者讽刺别人的想法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故事,良好的交流是不是基于一面倒的“不赞同”和“否认”。
  3. 花点时间学习了解新的东西不会亏什么的,比如说某一天有人说到投资和金融,即使你不相信也好,也不要还未入主题就说这些都是浪费骗人,这样的话谁都没兴致聊了。
  4. 最后,不要出来见面时就刷手机玩游戏!!!!那样真的是没有礼貌!!

 

当然那个时候我没有像写文章那样有好好的整理和校正,不过我大概传达了类似我刚写的想法说给她听。后来我有再想,也许我现在没钱没高职,社交圈子又没怎样,所以她才没法接受身为同辈的劝告吧?

 

事后我短信道歉说或许我说得有点过了,但是她已不再回复。成人的友情就是如此脆弱,不像小孩子那样,打打闹闹后还可以做回朋友,尊严不会阻碍他们找寻快乐。

 

最后要补充的是,到最后谁都没错,只是我们都各自回到去自己的舒适圈子,继续觉得自己还过得不错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JakyCho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